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全面做好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应用工作部署要求,建湖县近湖街道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推广使用,切实提升小场所安全生产管理能力,降低事故隐患发生率,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找准切入点,科学部署抓主线。网格员、村干部、基层安监人员为主体的工作层在推动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中承担着信息采集、安全巡查、隐患整改审核、场所安全宣传等多种角色,是系统推进的重要核心。针对基层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流动性大等特点,近湖街道以教好、用好、服务好工作人员为出发点,分阶段、分批次对系统操作流程、社会面小场所分类、风险隐患辨识、群众沟通技巧等内容开展多次业务培训,编制信息采集、安全巡查、安全自查等操作手册及小视频并及时答疑,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熟悉工作要求,熟练掌握操作系统。
抓好着力点,强化督导增实效。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近湖街道将26个村(社区)划分4个片区,分别由书记、主任、副书记担任组长,组织班子成员定期对挂钩村(社区)进行采集信息抽查,切实运用好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力争做到“应录尽录、不漏一户、动态更新”。配齐基层安全工作力量,按照县安委办、消委办统一部署,充分调动辖区消防、公安、街道工作人员按行业、分领域为各类小场所配置消防指导员、属地管理部门以及专项监管部门,实现所有小场所安全巡查员、消防指导员、属地监管部门、专项监管部门的标注率均为100%。
把握关键点,深入排查重整改。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近湖街道以“防风险、查隐患、保安全”为工作重点,严格对照《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社会面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十个严禁”》等法律法规文件,以“1+3”模式(消防指导员、安全巡查员、基层安监人员、部门监管人员),对小场所违规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器具、违规设置防盗窗、占用疏散通道等行为进行大排查、大整治。为破解隐患不会改、不愿改等问题,积极联合行业主管部门、专项监管部门对小场所经营人员开展安全普法、业务指导等工作,切实提升巡查质量、整改实效。
截至目前,近湖街道已排查录入社会面小场所8082家,配备安全巡查员244名、消防指导员19名,8070名消防安全员。三季度开展安全巡查5012次,安全自查760次,发现隐患413条。下一步近湖街道将组织宣传服务队和消防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在小场所密集区域张贴公告、宣传海报等多种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经营人员的安全意识,共同参与社会面小场所全过程、全链条安全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