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非一日之功,但如何坚持“常、长”二字,既能经常、长期抓下去,坚持标本兼治,又能加强警示教育,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发挥“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的宣教作用,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增强忧患意识,做到知行合一。建湖县应急管理局立足地区实际,创新宣教方式,以传统非遗文化淮剧为载体,将新《安全生产法》、新《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以及应急管理工作重点与淮剧经典相结合,奏响安全发展“协奏曲”。
更新宣传理念,变“泛泛”为“针对”。前期部分地区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呈现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悬空、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等问题,因此更要增强宣教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建湖县应急管理局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因材施教、学用结合,摒弃传统宣教“一刀切、一勺烩、一锅煮”的做法,从受众角度出发,对领导干部、普通群众坚持两个相区别,更加注重增强群众的主体责任意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格局。抓思想,从群众主观意识着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延伸个人到家庭、家庭到社会、社会到国家的安全“生命线”“共同体”,消除等一等、拖一拖心理;抓行动,从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着手,放大地区特色淮剧文化优势,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文艺巡演,让安全知识更贴近群众,引导群众反躬自省、检视整改。
创新宣讲形式,变“单一”为“多元”。为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耐心听,建湖县应急管理局从群众的兴趣点入手、地区传统非遗文化着力,将安全宣讲舞台搬出会议室、大荧屏、客户端,搬进活动中心、露天广场、文化祠堂、乡村村部,借助充满生活气息、人员流动频繁的场所,开展“应急始于心 防范始于行”安全生产文艺巡演。为把握活动开展的形式以及整体流程,丰富活动内容,打造宣传精品,在初步确定以淮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县应急管理局与县法宣文化艺术团经历了多次沟通,从方案制定到具体实施,从内容脚本到人员安排,从选景试点到全面推广,在重点环节把关上细思研讨、专题部署,以达到“政府搭台、安全入戏、群众受益”的目的。
优化内容编排,变“单调”为“生动”。效果好不好,是否能让群众在文艺巡演中产生共鸣、得到启发、增强警示,真正将宣传教育成果转化为安全生产的实际行动,内容的编排至关重要。本次巡演重点围绕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安全生产指示批示和时代要求、安全事故的危害及成因分析等,通过以小病症见大隐患,以小切口抓大整治、以小故事说大文章,深入阐明蕴含其中的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局、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因果关系,创造性编排了快板《安全责任大》、小淮剧《谁之过》《血的教训》《安全无私》、小品《安全无小事》《麻痹不得》、淮歌《安全大法要学好》等原创安全主题精品节目。通过幽默风趣的台词表达、收放自如的表情管理,让严肃刻板的“硬知识”变为“通情达理”的“软文章”,在寓教于乐中送上“平安礼”。
截至目前,文艺巡演已成功举办四场,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下一步县应急管理局将持续扩大文艺巡演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知识宣传覆盖面,同时创新方式方法,结合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五进”等活动,从喜闻乐见、接受度高的群众角度深入挖掘,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效果评估体系,确保安全知识入耳入脑更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