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应急〔2025〕6 号
各县(市、区)应急局,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环局、盐南高新区应急局:
现将《工贸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指南(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盐城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3月11日
工贸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指南(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工贸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职能力,筑牢班组一线员工安全意识,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构建安全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结合我市工贸企业实际,制定本指南。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开展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覆盖班组全员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提高班组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实现一线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组安全文化,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造浓班组安全文化氛围
1.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讲授安全文化,引导员工牢固树立“事故可防可控”的安全理念,让“零伤亡、零事故”的要求在员工思想意识中扎根,使全体班组真正领悟安全理念的内涵,引导职工认同和自觉奉行。
2.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在车间墙壁、上班通道、班组活动场所等设置和谐醒目的安全警示和温情提示的宣传标语;各班组根据班组生产安全风险,充分利用同类型的典型事故案例,定期组织班组全员开展警示教育,汲取事故教训,增强事故防范意识。鼓励班组员工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3.加强班组长的任用培养。根据班组特点,挑选责任心强、学历较高、业务能力好、安全意识高、善管理能带班的员工担任班组长,并加强对班组长业务知识、安全技能、道德素养的培养;完善班组长的激励约束机制,定期组织对班组长进行安全考核和奖惩,充分调动班组长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4.鼓励班组安全技术革新。鼓励班组员工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造等安全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实践活动,加大对员工安全技术创新的奖励力度,营造班组全员学技术、钻业务、争先进、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5.建立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加强员工内部报告隐患的激励引导,对班组人员报告的事故隐患及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对事故隐患报告工作开展较好的班组和个人,在业绩考核、评优评先及人员奖励、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调动班组人员发现、整改事故隐患积极性。
(二)压实班组生产安全责任
6.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结合班组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管理规范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对班组所有岗位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操作要求、作业环境要求、作业防护要求、禁止事项等内容进行明确,提高班组安全管理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7.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品。根据员工所在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及危害程度、劳动环境条件、劳动防护用品有效使用时间,明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及时向企业申请提供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每年组织班组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穿戴培训,确保员工能够做到正确穿戴、有效防护。
8.加强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班组内的电工、焊接与热切割、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班组内新上岗(调岗)员工必须经过三级(二级)安全教育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班组长应参加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定期组织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全员安全培训,积极参加员工安全技能比武,以师带徒,提高安全生产实际操作技能。
9.开展班前安全教育。全面推行“班前五分钟”安全教育,在开班前由班组长对员工开展车间现场环境、设施设备情况、岗位安全风险、操作规程以及应急情况处理等内容提醒,明确生产中注意的问题,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
10.深化风险管控和报告。企业在每年度第一季度通过江苏省工业企业风险报告平台开展安全风险报告工作时,班组应提供生产工艺、设备运行、操作流程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配合,确保较大以上风险实现应报尽报。在首次开展生产活动及工艺、设备发生重大调整时,班组应配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进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时制定完善风险管控措施。
(三)加强班组现场安全管控
11.加强日常生产安全管理。班组长担任兼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每日检查确认作业场所、设施、设备、工具以及防护用品等是否符合要求;班组应设立每月轮值安全巡查员,巡回检查作业环境、安全设施以及生产系统,把查找隐患、制止“三违”行为作为重点,做到班组长不违章指挥、班组成员不违章作业、所有人员不违反劳动纪律。
12.加强现场生产环境管理。通过保持地面干净、设备整洁、各种标识清晰等措施,营造一个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班组应根据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完好有效。
13.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班组长根据班组生产实际制定班组隐患排查清单,每月对生产作业场所、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开展一次集中检查排查,及时排查治理现场事故隐患。隐患没有排除的,班组长不得组织生产;对限期治理的事故隐患,要严格落实现场防范措施;遇到重大险情要及时报告,并有序组织人员及时撤离现场,避免事态扩大。
14.加强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班组在开展高空、临时动火、有限空间等危险作业时,对作业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根据安全风险明确安全防范措施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确认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符合安全作业要求,明确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和监护,强化全过程安全管理,规范员工作业行为,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
15.建立安全生产互查互助机制。班组各成员在日常生产作业前开展“四个互查”(互查思想状态、互查精神状态、互查护品穿戴、互查工具完好性),在作业过程中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确保班组生产作业时形成安全相互保障责任共同体。
(四)提升班组应急保障能力
16.加强应急保障。企业根据各班组风险等级,给班组配齐与岗位风险和事故类型相匹配的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空压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赋予班组紧急停工权限,保障班组在紧急情况下的及时准确处置。
17.加强应急演练。班组以“规范、及时、有效处置现场”为基本要求,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紧急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的现场处置方案和岗位应急处置卡,并每季度开展一次实训逃生演练,增强员工自救处置能力。
三、有关事项
各地应急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对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推动企业把关心、理解、尊重、爱护员工作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全方位推进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以文化促管理,以管理促安全,以安全促发展。要强化科技赋能,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管家平台和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等信息化工具的技术支撑作用。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推动企业对优秀班组、班组长给予表彰奖励,扎实推进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